比特币在2020年底已经突破150000人民币一枚,你还认为它是一场骗局吗?
曾经有一座山,山上是没有猴子的,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山上来了一大群猴子在那里生活,起初山民们也没有在意,直到某一天来了一位老板,老板说他要收购猴子,山民们都不相信他的话,这漫山遍野的猴子怎么可能值钱,但是闲汉二狗子还就真抓住了一只,并把猴子以500元的价格卖给了老板,山民们一看,猴子真能卖钱就都去山上抓,那老板也是照单全收,山上的猴子被抓的越来越少,老板为了收购量给的价也越来越高,从开始的一只500元,再到700元,再到后面的1000一只,3000一只,再到现在的10000一只,就这还有上涨的趋势,山民们疯狂了,地也不种了,也不外出务工了,全家人出动抓猴子,那曾经漫山遍野的猴子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哪位收猴子的老板告诉大家,他要回一趟老家,让大家继续抓猴子,等他回来后以30000一只收,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一下吧,说完就走了。但是山上的猴子基本被抓光了,山民们已经好多天没抓住哪怕一只猴子了,这可怎么办啊,即使30000一只的卖价了,但是抓不到猴子也赚不到这笔钱啊,大家急的抓耳捞腮就和那曾经漫山遍野的猴子一样,但就在这时,那位老板的副手冒了出来,告诉大家,他早都看不惯他的老板了,他的老板做着大生意资产几十亿但给他的薪水寥寥无几,他想报复他的老板也想侵吞他老板的财富,恰巧他知道他老板收来的猴子还没有出手也恰恰知道这些猴子关在哪儿,他现在决定把这些猴子以20000的价格卖给山民们。山民们一看,乐了,小脑瓜里盘算着,20000一只从副手这里收购再以30000一只卖给老板,这一只都有10000的价差啊,这稳赚不赔啊。山民们再次疯狂了,这次他们是疯狂的收购猴子,曾经抓猴子的钱全部用来收猴子了,大家都回家砸锅卖铁筹钱继续买猴子,买着疯狂着,直到那位副手卖完了最后一只猴子离开了大山,他们的疯狂才稍稍的减弱,山民们的疯狂减弱了,但是他们的期盼却在与日俱增,他们盼望着那位曾经在他们眼中信守诚落挥金如土的豪爽老板回来继续重金求子,啊,不对,是重金求猴,山民们开始了焦急而又耐心的等待,一天,两天,十天二十天,一年两年,五六七八九年,哪位山民们苦苦等待的老板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些猴子再一次漫山遍野。
比特币与美股涨跌到底有无联动?原因是什么?
同时投资美股和比特币的机构和个人会因为市场的风险和套利时进行资金调整。比特币幕后是美国,投资的人也是遍及世界各地,相对美股来说,盘子很小。美国股市是个大盘子,投资人也遍及世界各地,因为体量不同,即使有影响,但不会很大。
比特币以后会不会一文不值?
咱们从货币的基本定义来分析一下,更容易理解比特币会不会一文不值的问题。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经常听到老师会说,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金银。这个怎么理解呢?老师当年说得云山雾罩,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最关键的,就是货币的定义,在当时描述了很多表象和货币的职能,但货币本身是个什么东西呢?当时的教科书,并没有给出货币的根本定义。
最新的货币理论相比当年的教科书有了质的改变,认为货币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
对,货币本身,是基于构建在信用之上的一种社会行为——交换的“约定”。
这完美地解释了,金银基于其特性,可以在交易的约定中使用,作为承载交易约定行为的实体。但这种交易行为,可以使用实物的货币,也可以使用形式的货币。
当年的教科书光知道强调,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这属于货币的职能之一,并无法解释“货币为什么能充当一般等价物”。
这么漫长的定义解释之后,比特币会不会一文不值的问题,就可以分两个方向来解释。
第一,比特币会不会成为货币,我的答案是不会。因为比特币从发行的目的、数量频次和目前的实际使用情况看,具有强大的投机价值。
越投机,越存储。越倾向于他的价格会上涨,比特币就越会被囤积起来,同时在频繁交易中产生剧烈的价格震荡。
这样的一种东西,完全无法承担交易契约,因为缺乏基础的稳定性,也无法衡量价值。
第二,既然比特币不会成为货币。那么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商品,是否会变得一文不值。答案是有可能。
这种虚拟商品,在“未来有可能成为货币”“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接受它成为货币”“未来它的生产速度越来越慢,所以价值会越来越高”的预期下,人们产生了囤积,比特币的价格实现了上涨,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但可以想象,这一切都建立在较不现实的预期上,就像是你预测股市永远上涨,房价永远飙升一样。理由都是供给有限,而参与的人会越来越多。
但事实上,房屋的供给模式可能会发生改变,如果从商品房模式变为集体租用或者充分分配供给,房价难以维持现在的高企,如果股市缺乏下一轮的参与者,击鼓传花游戏总要有人为此买单。
比特币未来是否值钱,和前述的几项类似,建立在预期上。而这个预期,并非是真理,只是良好愿望而已。